男女主角分别是顾梅朵向允泽的现代都市小说《家有奶娃:谁家闺女九岁事业有成啊!完整文集》,由网络作家“步千里”所著,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,本站纯净无弹窗,精彩内容欢迎阅读!小说详情介绍:无广告版本的穿越重生《家有奶娃:谁家闺女九岁事业有成啊!》,综合评价五颗星,主人公有顾梅朵向允泽,是作者“步千里”独家出品的,小说简介:严,让人见而生畏。向允泽双目如电,小小年纪,一身上位者的威压,这气度,岂能是一般人?顾梅朵心说,无论什么人,只要不影响到我,管他去死。……“喂,你姓顾吧?”顾梅朵刚刚来到山边,一个脏兮兮的小乞丐叫住了她,看她点头后,对她说:“有人让我告诉你,看好你弟弟。”说完,急忙跑了。“看好弟弟?老太婆不会是还没凑够......
《家有奶娃:谁家闺女九岁事业有成啊!完整文集》精彩片段
新娘被掳事件,很快被另一件大事给冲淡了。下泰村来了大人物了。
来的是祖孙二人。老爷子向伯润六十左右,他的孙子向允泽十一岁。另外还有一对忠厚的老夫妻-丁叔丁婶,打理爷孙的日常生活。向允泽还有个十三岁的书童,叫剑声。
爷俩住在一个叫绿意的大庄子上,下泰村通往万阳镇的路南,有片树林,也就是顾梅红出事的那片林子,绿意庄就在林子南面。
顾梅朵混在看热闹的人群中,看着很多人把十几辆马车上的东西搬进庄子,赶着马车走了。庄子厚重的大门慢慢关上。
住在村子里,对村子里的任何变化都要严密关注,因为说不定什么时候,哪个人,就会对自己有什么影响。
这祖孙二人,一看就和这村子格格不入。
先不说搬来这阵势,只看这二人本身穿着就不是普通百姓。更不要说老爷子这通身的气派,儒雅又威严,让人见而生畏。
向允泽双目如电,小小年纪,一身上位者的威压,这气度,岂能是一般人?
顾梅朵心说,无论什么人,只要不影响到我,管他去死。
……
“喂,你姓顾吧?”
顾梅朵刚刚来到山边,一个脏兮兮的小乞丐叫住了她,看她点头后,对她说:“有人让我告诉你,看好你弟弟。”说完,急忙跑了。
“看好弟弟?老太婆不会是还没凑够聘礼,又打上小四小五的主意了吧?这还真的是记吃不记打呀。不打疼她,她不知道我顾梅朵的厉害。给我等着。哼!”
顾梅朵知道是谁给她传的消息,说来有趣,就是上次去顾家要买小四小五的牙婆。
这黄牙婆做完生意要回镇子上,也就是在这山边,遇到三个痞子,抢了她的银子,还要夺她的驴。遇到上山回来的顾梅朵,打跑了痞子,保住了她的银子和驴,黄牙婆很感激顾梅朵。
看来这是还人情来了。
顾梅朵回到家里,对她娘陶氏说:“家里人都下田干活的时候,你要特别小心。如果奶奶或者三伯母来领小四和小五,千万不能答应。你就大喊救命。不停地喊,我听到就回来了。
娘你放心,我也会告诉大哥二哥,让他们经常回家来看看。”
陶氏一听,还有什么不明白的,眼泪一下就下来了,“我的命怎么这么苦啊。”
顾梅朵劝她娘:“娘,放心,很快就会好的。等分了家,我们就有好日子过了。”
“好,好。”陶氏敷衍地应着,抹了把眼睛,把两个孩子紧紧抱在怀里。
坐以待毙不是顾梅朵的性格,主动出击才是她的作风。
顾梅朵来到镇子上,送了黄牙婆一只野鸡,感谢她的传信之情。
通过黄牙婆,找到了大烟袋,也就是老孙氏联系的牙婆。本来老孙氏找的是黄牙婆,但是黄牙婆不干,才找的大烟袋。
“妈妈,你请坐,我家的情况想来黄妈妈都告诉你了,所以,想请妈妈帮个忙。不会让你白出力的。”
“好说好说。”
……
顾梅朵刚刚回到家,就被她奶奶叫住:
“朵朵,早上你爷爷说,想吃鸡爪菜包的菜团子,正好你二伯娘没事,你和她一起去多采些,回来到河边多洗几次,咱们中午吃菜团子。”
鸡爪菜就村子西南,靠近河边的地方有。离家很远,而且这个野菜超级不好采,有刺不说,上边的毛毛还不好洗,不多洗几次洗不干净。
看来这是老孙氏怕她在家碍事,远远打发了她。哼哼,打得好算盘。
“好的,二伯娘走吧。”身上有现成的背篓。
走出村子,关氏着急地说:“朵朵,我怎么感觉不对劲呢?你奶奶很少叫你干活呀。家里又不是没有闲人。”
“不说这个,二伯娘,梅红姐的事,你还没跟二伯说呀?”
“我怕他这个实心眼的露馅。”
“应该没事了,你悄悄告诉二伯,省得他惦记。二伯娘,你悄悄到村子东头儿玉米地里等我,我叫你再出来。”
关氏感激顾梅朵帮助梅红,她也知道顾梅朵不会害她,所以也愿意帮顾梅朵的忙。
顾梅朵偷偷潜回村子,大伯娘在收拾菜地,顾春来在旁边玩儿。
顾梅朵拿出一块糖,慢慢把顾春来引出来,赶紧抱走,送玉米地里交给关氏。告诉顾春来,在玩藏猫猫,不要出声。小家伙儿点点头。
顾梅朵想故技重施,引出五叔家三岁的顾春胜,小家伙儿太小,不愿离开娘,拿到糖就跑回去了。
顾梅朵正发愁呢,五婶上茅厕了。机不可失,顾梅朵上前抱起孩子,用最快的速度,来到玉米地。
“二伯娘,你快去采鸡爪菜,这一路上别让人看到你。孩子给我。”
“哦哦,好。”关氏拎着筐,偷偷摸摸满心疑惑地走了,感觉今天有大事发生。
顾梅朵把顾春胜放背篓里,抱着顾春来,一路飞跑到传说有脏东西的林子边,把两个孩子交给等在这里的黄牙婆和大烟袋,她们二人带孩子坐上马车回镇子去了。
顾梅朵急匆匆赶回来,让陶氏领着小双胞胎,去找关氏采鸡爪菜去,她则一步三挪慢慢地回到村子里。
再说老孙氏,她一直在等大烟袋。看看快中午了,怎么大烟袋还不来?就在她急得团团转的时候,顾老大媳妇田氏和顾老五媳妇郑氏一前一后进来了。
“娘呀,春胜(春来)不见了,找不到了。呜呜……”
老孙氏急了,除了大孙子,老孙氏最疼的就是这两个小孙子了。
“孩子怎么能不见了?快找去呀。”
“到处都找遍了,没有呀。”
郑氏抓着老孙氏的手,“娘,咱们让爹他们回来帮忙找吧。”
那怎么行,那样自己做的事不就又要黄了?
“你们两个窝囊废,也不下田干活,就看孩子都看不住,要你们有什么用?孩子找不回来,我打死你们。傻呆着干吗,还不快去找?”
“哦哦,去找,去找。”田氏郑氏跑出去了。
老孙氏也紧跟着跑出去,“春来……春胜呀……听见奶奶的话,回一声啊。”
没多久的功夫,整个下泰村在家的人,都知道顾家的两个孩子丢了。大家都帮着找,一时间村里鸡飞狗跳,吵嚷声震天。
下泰村是个大村子,满村子的人找孩子,很快地里干活的人也知道了,都跑回来。
顾老五这个懒货,听说儿子丢了,一下子扑倒在地,磕出满脸的血,顾家又是一阵喧闹。
顾家的男人们回来了,村子里帮忙找孩子的村民也聚拢到顾家。村子不小,人也多,能找的地方都找了,没找到,只能来顾家看看情况再说。
顾梅朵认字了,那么她的哥哥弟弟也就可以跟着认字。不管在什么世界,文盲总是吃亏的。
在哥哥弟弟空闲的时候,她便教他们背《三字经》,哪怕字他们不认识,先把句子背会了再说。
她打算以后再教他们一二三四五等数字,简单的加减法,教的时候夹带点私货,教些前世的知识,尽量让哥哥弟弟多学点。
她发现哥哥弟弟智商都很高,尤其是两个弟弟,学得特别快,几乎教了两遍就能记住。
自己是开挂的,能记住很正常,但是两个五岁的小娃能记住,那就真的是天赋很高了。
两娃会读书,就走科举的路子。家里能出个做官的,也不受欺负。
顾梅朵家所在的下泰村,村南有条小河,村东有一座大山,村子可谓是依山傍水。这环境给村民们带来了很大的福利和便利。
农闲的时候,村民们上山砍柴,攒的多了,去四五十里外的县城上去卖。
顾家人多,顾老头儿答应县城的酒楼,给人家送二百捆干柴。因为要得急,所以家里劳动力都上山。
快到交柴火的时间了,顾老大和顾老四这组才砍了三十捆,还差二十捆。
顾老大满不在乎地说:“老四下午没干活,让他补上。”
顾老头看了顾老大一眼,没吱声。
顾老四瞪着大哥,说不出话来。顾梅朵一看老爹的表情就知道,他又被大伯坑了。
顾梅朵拿出棍子,对顾老大说:“大伯,给你一次机会,说真话。”
顾老大看看棍子,不相信顾梅朵敢打他。
“明明就是你爹不干活儿。”
顾梅朵拎起棍子进了大房屋里,把顾老大四岁的小儿子顾春来拎出来,举得高高滴。
顾老大一看,差点儿吓掉了魂儿。
顾梅朵把孩子晃了晃,冷笑道:
“说不说实话?”
孩子以为顾梅朵在和他玩耍,“咯咯”笑着。顾老大的心随着孩子一晃一晃地。
他还是咬咬牙:“就是你爹不干活儿。”
“好!”
顾梅朵把孩子举到眼前,“不要怪姐心狠,是你爹缺德。你爹欺负弟弟,我也学学他。”
说完,随手一抛,孩子呈抛物线状飞了出去。
顾老大急忙喊:“我说,我说真话。”
顾老大媳妇一阵撕心裂肺地嚎叫:“春来,我的儿呀!”直追儿子去了。
顾家其他人不敢动也不敢劝,谁动顾梅朵奔谁来,谁受得了呀?
说时迟那时快,顾梅朵急速跑了几步,一个飞身上前,双手一伸,稳稳接住坠落的孩子。
顾梅朵把孩子扔顾老大怀里,顾老大抖着双手,差点没接住。
顾老头儿的脸阴得能滴出水来,老大这个混账,一会就要交柴火了,还差着二十捆呢。
顾梅朵来到顾老头儿身边,特别温柔地对顾老头说:
“爷爷呀,其实你心里很明白,谁没干活儿是吧?就因为我大堂哥是读书人,你就向着大伯,怕丢了大堂哥的脸,对吧?”
顾老头看了顾梅朵一眼,没说话。
然后顾梅朵厉声喝道:
“你们当初不让我两个哥哥去读书,要不我们四房现在就有两个读书人,他们这么聪明,肯定能考上秀才,绝不会像大哥一样,现在还是个童生。”
“爷爷你明明知道大伯冤枉了我爹,却放任不管,心都偏到天边儿去啦。我爹不是你儿子吗?就因为你的偏心,我大伯,三伯,五叔都可以随便欺负我爹。”
顾梅朵晃晃手里的棍子,“活好干,气难受,天天欺负我们四房,你们这是不想让我们活了?啊?那天我说过了,谁让我不好过,哼哼,我十倍百倍还他!”
冲进顾老头的屋子就是一顿砸。
然后又走到顾老头身边,特温柔地说:
“爷爷,你们合着伙地欺负我爹,我还惯着你们谁?
你看你偏心,我就难受,我难受,我就会让你更难受。现在你满意了吗爷爷?以后你尽管偏心!只要你受-得-了!!
爷爷,你要挺住呀,别晕。你要晕了,我就一把火烧光顾家!”
说完进厨房端上饭菜,叫上哥哥和老爹,回自家屋吃饭去。
老孙氏哆嗦着走出来,哭喊着:
“你个该死的小畜生,我的屋子你也砸,你怎么不去死,上山让老虎叼了你去。”
顾老头拿起一根棍子,对着顾老大一顿好打。然后押着他上山砍柴。
顾梅朵这彪悍的性子,在顾家人的心中留下了深深的阴影,所以不到万不得已,是没有人敢再管她的,在顾家她就成了一个最最轻松自在的存在。
每天她带着她那一身行头,拿上斧子锯子上山,遇到粗大挺直的树,伐下来,放空间里,留着以后盖房子用,她准备分家后就盖房子。
她天生神力,伐树很容易。伐树的同时,她还不忘记收集柴火。只要是柴火她就捡,通通放进空间里。
在这个世界生存,柴火是永远都需要的,她的空间足够大,不怕没有地方放。
遇到野鸡野兔,她也不放过。开始的时候没啥准头,打得多了就一打一个准儿了。
他们四房没有钱,要盖房子,奶奶肯定不会出钱。
打些野物,以后盖房子的肉食就有了。
她还经常去河边,看看能不能捞到一些鱼。
最重要的,她为了捡石头,不论是否平整,大块儿小块儿的各种石头,以后盖房子砌院墙,都是要用的。
不上山,不下河的时候,她就带着两个弟弟满村子乱窜。不时地教弟弟背几句书。
小时候原主经常挨饿,所以顾梅朵虽然九岁了,却像个七八岁的孩子,比较瘦小,也就没人把她当大孩子看。
满村窜时听了满脑子的各种八卦,回家挑些比较有趣儿的,讲给母亲听,逗母亲开心。
她总感觉母亲陶非不是个一般人,最起码不是个普通的农家妇女,听名字就知道。
在原主的印象当中,从来没有去过外公外婆家,陶非顾老四也从来没提过她娘家怎样怎样。是不愿意提,还是有什么苦衷,不得而知。
陶非面容姣好,言谈举止颇有大家闺秀的风范。虽然性格懦弱了一些,但确实是一个好妻子,好母亲,好儿媳妇。
陶非才29岁,却生生让生活给压迫成三十多岁的样子。
顾梅朵想,等以后生活好了,一定把母亲养得精致丰满些,还原她大家闺秀的风彩。
顾梅朵满脑子都是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憧憬,分家盖房子,然后做小买卖,让家人过上好日子。
让爹娘能够开心快乐,让哥哥们能够像一个正常的少年郎一样,开怀大笑,让两个弟弟可以上学堂。
只是,想分家,谈何容易。
任重而道远呀。
就在顾梅朵筹划要分家的时候,顾家发生了一件事,倒使得顾梅朵的计划提前实施了。
陶非正准备上山,她娘陶氏气喘吁吁地跑过来。
“朵朵啊,快去看看小五吧!”
陶非一看陶氏的神情,知道小五一定是出了什么事。她三步五步来到小五住的房间。
小五躺在床上,两只大眼呆呆的,无力地睁着,呼吸急促,浑身滚烫。
陶非一把抱起小五,叫道:“小五,小五,听得见姐姐说话吗?”
小五脑袋慢慢地转向了陶非,点点头。
“娘,你在家,我带小五找大夫。”
陶非一把扯过床上的一床破棉被,把小五包裹起来,抱着就奔镇上去。
镇上的医馆里,“大夫,快来看看我弟弟,他发烧烧得厉害。”
老大夫给小五把脉,“唉,这孩子底子太虚了,气血两亏,这是气血不足加上外感风寒。怎么这么大意呀,孩子烧成这样才来看。”
陶非都要急死了,不顾老大夫的话,着急地说:“大夫,您快给开药吧,再不退烧,我弟弟要烧坏了。”
老大夫摇摇头,“唉,我尽力吧。”
陶非一听这话,心如刀割:“大夫,你一定要救救他,他可聪明了,他又乖又懂事,是个好孩子。”
老大夫拿出笔开药方,陶非疯了一般跑出去,很快抱了罐白酒回来。
陶非把小五的衣服脱-光,用手蘸着酒擦试小五的全身,尤其是脑门儿,腋下,手心和脚心,蘸着酒反复擦试。
老大夫目瞪口呆:“你这是干什么?还折腾孩子干什么。”
陶非来气了,老大夫这慢性子真让她着急,“快去熬药,在这磨蹭什么。”
老大夫的性子倒是好,体谅她心疼弟弟,就找个伙计,让伙计去后面熬药。他自己则站在一边,静静地看着陶非给弟弟擦身子。
陶非用酒把小五浑身上下擦了一遍。这时伙计端着煎好的药过来。
陶非又取了一只碗,两只碗倒着,让药液尽快变凉些,然后抖着手给小五喂下去:“小五乖,听姐姐的话,把药喝了就好了,就不难受了啊。小五,听姐姐的话哈。”
小五,你千万不能有事呀,你的亲姐姐为了你们都不在了,你们一定要好好活下去呀。
小五用力睁开眼睛,看了看姐姐,慢慢张开小嘴儿。他很想听姐姐的话,可是他实在是太难受了。怎么喝也喝不进去
陶非的眼泪刷地流下来:“小五别吓姐姐,好好吃药,吃了就好了哈。”
小五已经有些意识不清了,吞咽困难。
陶非拿过药碗一口喝进嘴里,然后俯身对着小五的嘴哺喂过去。半碗的药汁,小五喝进去有大半儿。陶非心下稍安。
她轻轻地揉着小五的手,她多么希望能把自己的力量传给小五呀。
看到床边站立的老大夫,陶非说:“老人家,您快来看看我弟弟好了没有?”
老大夫无奈摇摇头,“唉,你以为这药是老君的仙丹呐,吃下去就好?”
仙丹?仙丹!!
一道亮光在陶非脑海闪过,她“忽”地站起身,“啪”给自己一个大嘴巴,又飞一般冲了出去。
很快又跑回来,端起桌上所剩无几的药汁,喝进嘴里,然后低头喂给小五。
喂过之后,扒开小五的嘴,确认药汁都喝进肚里,这才放了心。
陶非你个蠢货,险些酿成大祸。陶非在心里骂自己,一着急把自己的空间给忘了。
她轻轻地抱起小五,轻轻地拍着,哼着前世她哄弟弟妹妹们的儿歌:“小宝宝,睡觉觉。早晨起来身体好。你跑跑,他跑跑,一跑跑到桃花岛。”
虽然明知道小五一定会好起来,陶非心里还是很担心,就怕小五出什么意外。多乖的孩子呀。
她一会儿摸摸小五的额头,一会儿摸摸小五的腋下,感觉到小五的体温慢慢降了下来,这才稍微松了口气。
还是不肯把小五放下来,就这样抱着。
“老大夫,您给看看,我弟弟好些了吧?”
老大夫很无奈,却也感动于她对弟弟的疼爱,于是摸上了小五的脉搏。
“嗯?”手下强而有力的脉搏,让老大夫感到很震惊。
难道真是吃了仙丹了吗?
“小姑娘,你刚刚给你弟弟吃了什么药了吗?”
陶非摇摇头,答非所问:“老爷爷,我弟弟是不是快好了?”
笑话,丹药的事能说吗?
老大夫点点头:“放心,你弟弟他没事了。我再给他开一副药,回去想吃就吃,不想吃可以不吃。”
陶非彻底放下心来,药钱先欠着,抱着小五回家了。
陶氏见小五-不烧了,呼吸均匀,香甜地睡着了,也放下了心。
“娘,你照顾好小五。”陶氏答应了,不知道陶非要干嘛去。
陶非气势汹汹来到正房,走进老孙氏的屋子里,一把扯下柜子上的铜锁,把里面的一篮子鸡蛋拿了出来,起身就往外走。
随后跟进来的老孙氏一见,“嗷”一声大叫起来:“你个小混蛋,放下我的鸡蛋。”
陶非气愤地说:“我娘天天喂鸡,我们四房却从来都没有吃过鸡蛋。你天天给你那些孙子开小灶,我哥哥弟弟难道不是你的孙子,不姓顾吗?”
如果不是这死老太婆克扣四房的口粮,小五也不至于有这场病,如果不是自己有空间,小五可就……
老孙氏堵着门,要自己那篮子鸡蛋。
陶非轻轻一扒拉,老孙氏退后几步。陶非提着篮子回自己屋里:“娘,给小四小五蒸蛋羹吃。”
顾家没分家,还在一起吃饭,家里所有的粮食都是老孙氏把着。谁想私下吃点儿东西,绝无可能。但每家都有个灶,用来烧火取暖。
老孙氏疼爱那几个孙子,经常给他们开小灶。四房却从来没有享受过这个待遇,再加上平时吃的也少,所以四房的几个孩子都瘦弱不堪。
小四小五最小,因为经常有原主和陶氏省下的饭,他俩还能多吃一点,原主也为此付出了生命。
一想到偏心的老孙氏,想到刚刚原主用命护着的小五差点没命,陶非不由怒火中烧。
刚刚在医馆里看着小五出气多,进气少的那一刻,她差点儿崩溃。
“啪”一声,陶非回头一看,是跟她进来的老孙氏打了陶氏一巴掌。老孙氏打了儿媳妇,还要来夺陶非手里的鸡蛋篮子。
陶非岂能让她得手,她一手护着篮子,一手掐着老孙氏的衣领,“再打我娘,我掐死你。”顺手把老孙氏推出门外。
陶非走进屋里,捡出十来个鸡蛋,提着篮子走了出来,回手把门关上,拽着老孙氏来到正房院儿里。
小说《家有奶娃:谁家闺女九岁事业有成啊!》试读结束,继续阅读请看下面!!!
顾梅朵大堂哥-顾春立,要定亲了。
女方是县丞家的小姐,据老孙氏说,县丞家的大小姐苟小凤,貌美如花,性情温柔,而且嫁妆丰厚。
苟小姐看上了她的大孙子,她的大孙子风流倜傥,英俊潇洒,大有前途,将来妥妥的状元郎呀。所以二人一见如故,一拍既合。
县丞有要结亲的意向,老孙氏这里正在抓紧张罗聘礼。
其实据知情的县城里的人透露,苟大小姐性情风流,长相丑陋,酷爱美男,在县城附近有好几个相好的。
这一次是被人捉奸在床,在县城混不下去了,这才想找个人嫁出去,碰巧顾春立撞上来。
顾春立知道县丞家小姐有意下嫁之后,想了很多,感觉这事情有蹊跷。
自己连个秀才都不是,这县丞嫁女图什么?
不过他又一想,娶县丞女儿起码比找个庄户人家的女子要好,一来嫁妆多,二来有个做县丞的岳父可依靠,自己的前途也会平顺一些。所以他就半推半就地同意了。
要娶县丞家的小姐,聘礼怎么也不能太寒酸了。
顾春立对老孙氏说:
“奶奶,苟小姐的父亲是县丞,就相当于副县令。我今年院试,他肯定能帮上大忙。等我中了秀才之后,家里的田地,都不用交税了。我有功名在身,还怕没银子吗?”
可家里实在没钱,亲戚也都是穷亲戚,怎么办?
现在能让她打主意的,一是家里的那些田,二就是家里的这些人。
田地是生活的根本,不到万不得已是不能卖的。人就好办多了,卖了还可以再生。
“家里那么多的赔钱货,这回总算有点用处了。”老孙氏急忙找媒婆去了。
传出顾春立要定亲的风声后,顾梅朵就一直密切关注老孙氏的动静,就怕她对四房不利。
她提醒一家人要小心老孙氏,重点请母亲看顾好两个弟弟,而她自己,在顾春立的事情没有尘埃落定之前,会一直呆在家里。
顾梅朵正要去正房看看情况,她二伯母关氏着急忙慌,遮遮掩掩地来了。
一进屋,关氏就给顾梅朵跪下了:“朵朵,求求你,救救我家梅红吧。”说完,就要磕头。
顾梅朵一把拉起关氏,“二伯母,你这是干嘛?起来说话。”心里知道,肯定和老孙氏脱不了关系。
关氏站起来,一把眼泪一把鼻涕地说:“这日子没法过了,老实人就该死吗?”
原来,老孙氏请了媒婆,给顾梅朵堂姐梅红找了个人家,收了人家十八两的聘礼,让晚上就来抬人。
依目前下泰村的婚俗,这聘礼真的不少。
顾梅朵心说,怕不是什么好人家。
果然,男方是镇子上的一个老鳏夫,四十多岁,早年妻子扔下一个儿子死了,现在这儿子也十七八了,父子俩都是镇上的无赖,偷鸡摸狗,打架斗殴。
前几天,这老鳏夫赌钱输了五十两银子,还不上钱,人家要他一只手。他东拼西凑弄了十八两银子,娶了梅红,准备送去赌坊抵帐。
去了那种地方,也和进了窑子差不多了。
梅红这孩子十三了,瘦得跟衣服架子似的,天天一刻都不闲着,从早干到晚。也不敢多吃饭,就怕奶奶找父母麻烦。现在要落得这么个结果,顾老二夫妻俩要死的心都有了。
顾梅朵沉吟着:“镇子上,晚上来抬人?”
关氏点头,“说今晚是良辰吉日。”
“放屁,皇历上明明写着,今天大凶,不宜嫁娶。”
顾梅朵考虑了一下,问:“二伯母,你想让我怎么做?你们有什么打算?”
“梅红她姐让你奶奶许给一个病秧子,家里婆婆还厉害,那孩子日子过得,跟在苦水里泡着似的。一想起来我就剜心地疼。就盼着梅红找个好人家,我和你二伯将来也有靠。
可这……呜呜,梅红要落得这么个下场,我们还活着干什么,死了得了。”
关氏捂着嘴,也不敢哭得太大声。
陶氏感同身受,也跟着抹泪。“朵朵,帮帮你二伯母吧,我们都是当娘的。”
“行。二伯母,你可有什么信得过的人家吗?”
“有。”
“那咱们这样这样……二伯母,你可千万不能露出马脚哦。”
“不会不会。”
“那二伯母还等什么,快回家抹眼泪去呀,还有,要嘱咐好梅红姐,做出伤心难过,要死要活的样子。”
“懂了懂了。”关氏又偷偷摸摸地走了。
第二天,一个重大消息在万阳镇及周边村子传开了。下泰村的人更是炸了锅了。
“你们听说没,顾家二房的姑娘,昨晚抬到树林边上就没了,听说当时是浓烟滚滚,雷声阵阵,大风呼呼,鬼哭狼嚎的。
等烟散了,新娘不见了。男方的人倒是一个不少,只是全趴地上不能动弹了。你们说,这新娘不会是被什么脏东西掠了去,当媳妇了吧?”
“一边去吧,哪来的雷?咱们村离镇子这么近,怎么没听到雷声?你们说真的有脏东西吗?怎么觉得有些头皮发麻呢。”
“这新媳妇不见了,男方不会shan罢甘休吧?老顾家有麻烦了。”
“里长爷爷,就是说,如果我买下了那块地,盖上房子,他们就会选别的地方建驿站了?”
死道友不死贫道。
“是呀,那你买不买呀?只要你买了宅地,我批多点给你,你在那块地中间盖上房子,两边就不够建驿站了。哈哈。”
一般家庭的宅地,也就一亩左右,甚至有的还不到一亩。
这老爷子原来打的是这个主意,不错,是个为民办事的主儿。
这个苟县丞果真不是个好鸟,纵容亲戚为非作歹,顾家还差点成了他的亲家。
“里长爷爷,你不用给我批多点,那块地我都买了。”
“都买?朵朵呀,那块地可是有三十一亩呀,你都买?你有那些银子吗?”
“都买下来,需要多少银子呀,里长爷爷?”
“多买少算,我算你便宜点。就四分半银子一亩吧。三十一亩,恩……”老爷子在心里默算。
“爷爷,三十亩是十三两半,再加四分半。一共是十三两九分半。对吧爷爷?”
“哎呀朵朵,真不愧是念了书的哟,不错,算得对。你就给十三两半吧。”
“爷爷,我给你十七两,你辛苦点马上就去县衙办契,要办红契。
既然怕那些人建驿站,咱们越早办契越好。你今天去办契,我明天就开始盖房子。
你去县衙办红契的时候,偷偷给那个办契的人二两,然后你把办契的时间提前,就写我断亲那天。剩下的一两半,是我孝敬里长爷爷你的打酒钱。”
红契受官府保护,但要交办契的钱。白契就是民间写个文书,经办人和中间人签上字,也管用,但不如红契正规。
一听还有自己的酒钱,老爷子乐了:
“行,还是朵朵会办事。写上你断亲的时间,就说明咱们事先不知道要建驿站的事。咱们盖上房子,他们也不会怪咱们了。我马上去办。
朵朵,你盖房子,有什么需要就和爷爷说,不用客气。”
顾梅朵给里长拿了十七两银子,送里长离开。
回到屋里,顾梅朵开心得围着她娘转了好几圈。
她还以为,要多买些地盖大房子,得多费不少口舌呢,没想到,如此顺延。
陶氏看女儿开心,自己也跟着开心,并不在意女儿为什么开心。
明天去县城,把熊和人参卖了,应该能支撑一阵子。
刚刚开始盖的时候,材料是现成的,就花点人工费。
晚上,顾梅朵就拿到了红契。她把红契给家里人看:
“这就是咱们家的宅地,明天开始盖房子。钱一会我给你们。
我这有个图,爹,你明天去镇上找工匠,照着图,开始打地基。
大哥,你带人开始砌院墙,我要可着这些地,盖个大房子,砌个大院子。
将来哥哥弟弟娶媳妇,就算一家一个院子,都住得开。
不过,现在没那么多银子,先盖个院子先住着。
一定要先把院墙砌好。砌它三米高,这样安全。”
主要是,院子里做点什么,外边看不到。保护隐私。
顾春远一听,没自己的任务,急了:
“朵朵,我-干吗呀?”
“你的任务最重要,你要打杂,就是哪里需要人你就到哪里去。
比如,买菜买米,张罗工具,联系人工,就是管家,总管,懂了吧?”
一听自己的活儿很重要,顾春远呵呵笑着,“好,好,我一定做好。”
“你们负责盖房子,我负责赚钱,娘就照顾好小四和小五,给咱们做饭就行。休息,明天开工。”
大家都很兴奋,马上就会有属于自己家的房子了,还是大房子,日子越来越好了。
最新评论